【注意】印度最高种姓(占据印度60%经济命脉)

“我们唯有献出生命,才能得到生命。”—— 印度谚语

在中国,我们的人民有着统一的黄皮肤、黑头发、黑眼睛,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,每个人之间生而平等,和谐相处,56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,共同繁荣发展。

但是,纵观国外,至今种族歧视的畸形概念仍未消除,白种人、黑人互相斗争和谩骂的新闻屡见报端。

无独有偶,印度作为一个有神教闻名的国家,至今仍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。

婆罗门种姓的群体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,垄断整个社会发展,享受他人的奉献,也是我们所说的“贵族”,生孩子有军队保护,享有多项特权。

印度种姓制度的森严

印度共有四种种姓制度,分别是婆罗门(贵族)、刹帝利(政治议员)、吠舍(贫民)、首陀罗(奴隶),但其实它还有第五种等级,只不过由于婆罗门等级的歧视和绝对优越感,认为第五种太“卑贱”,不配和他们共处种姓制度之列。

如果按照人体图的构造进行比拟,婆罗门便是被人们尊为“嘴巴”的更高级人,也掌管着祭祀、宗教等方面的权利,就连信奉神的教徒,也都只能吃婆罗门姓的食物。

更有甚者,对于婆罗门的食物,他们会看作是一种赏赐,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他们在吃东西之前还会行跪拜礼,沐浴更衣。

同时,如果婆罗门赠送给他们礼物,他们认为这是神的旨意,是无上的幸运。

有的首陀罗为了追求这无上的幸运,不惜倾家荡产变卖家产,献给婆罗门,请求他们将祝福和礼物赠与他们,将好运传递给他们,但不是所有首陀罗都能轻而易举见到婆罗门姓的人。

正如封建社会时期所讲究的“门当户对”,印度不同的种姓之间也是不可以随便结婚的。此外,贵为婆罗门种姓的女子,不可离婚,因为在印度妇女是极其没有地位的,离婚和再嫁都是不光彩的事。

同时,随着细致化的社会分工,不同等级所享受的权利更加泾渭分明。他们认为第四等级的首陀罗是“贱民”,以神的名义被列入“不可接触者”行列,他们的前世是有罪之人,因此今生要来赎罪。

这些所谓的“贱民”不可使用公共资源,更不能进入寺庙,也不能生活在城市中心,在与婆罗门不可避免的碰面时,他们必须以纱掩面迅速走过,以表敬重。

而这些人的双手也被贴上“不干净者”的标签,他们只能做最低等的苦活、脏活,因为怕他们玷污了神圣的社会事业或祭祀,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做一些打猎、丧事、清洁等工作,收入颇低。

就连去商店买东西时,店主都不愿触碰到“贱民”的手,对于他们吃过的餐盒、一次性水杯,商家都会摔毁或者集中焚烧。

被诩为“最尊贵的血统”的婆罗门,通常都是标致的白皮肤、高鼻梁、薄嘴唇,他们凌驾于所有种姓之上,无条件享受更好度的资源,占据整个印度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经济命脉。

婆罗门种姓具有世袭的性质,父母的血统和基因决定了还未出生婴儿的命运。他们的出生往往还有军队在守卫保护,一生享有特权。

种姓历史渊源

任何社会结构和阶级差别都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,阶级斗争在任何国家都曾上演,只是,有的阶级斗争,在随着人民大众奋起反抗,引发社会变革,过渡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。

远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,我们国家也有严格的阶级界限不可逾越,五四运动从此打开了人民觉醒的时代,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悄然而至,逐渐打破封建帝制和专制统治,一切权利属于人民。

但是有的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,印度就是一个例子。

而境遇差别,要从征服谈起。

印度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哈拉巴文明,这也是被载入史册的古文明之一。结果,好景不长,印欧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打破了平静的生活,占领了印度的土地和流域。

经过战乱纷争,野蛮的游牧民族取得胜利,他们号称是雅利安人,喜欢打仗和征服其他民族,更喜欢不断拓展疆土,在这样性格的民族统治下,森严的等级制度纷至沓来。

雅利安人是白种人,他们把自己奉为最高等的人,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印度,仍是白种人为婆罗门等级的渊源。而作为战败民族的土著人,他们普遍是皮肤黝黑、嘴唇很厚、鼻梁扁塌,被封为奴隶阶层。

这样的制度原本是为了区分战争胜利后的优胜者权利,以及战败者需要履行的义务,但是却被当做固定的社会等级而世代相传。逐渐演化为严格的种姓制度,造成了社会分层和社会发展迟缓。

建立在种姓制度的基础上,社会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划分,高等种姓与低等种姓的人采用隔离居住的方式,几乎不会来往。这表面看是严重的社会不公平,甚至是历史的倒退。

其本质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落后的教育水平,以及几千年被统治、被殖民遗留下来的历史背景。这使得即使印度独立后,几次尝试宪法改革、废除种姓制度,但却依然不能进行一蹴而就地移风易俗。

比改革困难更可怕的是,这些低级种姓的人们不愿改变、甚至没有想过要改变,他们祖祖辈辈逆来顺受、听从婆罗门的使唤,他们心甘情愿的将婆罗门视为“最尊贵的人”。

我们无法叫醒装睡的人,大多数首陀罗都是心甘情愿接受压迫和奴役,这跟鲁迅先生批判封建黑暗的“吃人”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在印度,低级种姓的人们相信,只有今生好好修行,乖乖就范,服务好高种姓人群,这样在来生转世才能投个好胎,所以,几乎没有人会抵抗婆罗门提出的要求。

在一些乡下和偏远地区,人们无法接受教育,这里的人们更加野蛮、更加迷信,他们甚至会采用自残等暴力方式使灵魂得以净化,有些长者还选择长期辟谷、不吃饭的方式升华灵魂。

结语

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,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百年光辉历程的国家,始终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,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,风华正茂、扬帆远航,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
而印度,至今经济发展水平低下,严重的种姓制度歧视使得广大“下等人士”生活在水深火热中,各方面发展受到制约。

每个民族、每个国家有信仰,这是国之幸事,无可厚非。但是,也许,印度应该换种视角看世界,以平视的姿势来看待每个国民。